宇树科技攻克动作映射技术:动捕设备实时驱动机器人,开启人机协作新纪元
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“一种基于动捕设备的机器人关节控制方法和系统”专利正式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。该技术通过运动捕捉、数据处理、坐标变换及解算优化四大核心模块,首次实现人体关节旋转数据与机器人关节控制指令的实时精准映射,解决了传统机器人控制方案中人机协作僵硬、灵活性不足的痛点,为工业制造、远程医疗、灾难救援等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。
技术突破:四大模块构建实时交互系统
宇树科技此次专利的核心在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动作映射体系。据专利摘要披露,系统通过运动捕捉模块采集人体关节的旋转姿态数据,经数据处理模块清洗与标准化后,由坐标系变换模块将人体动作坐标转换为机器人关节运动空间,最终通过解算优化模块生成机器人可执行的目标控制指令。
这一流程突破了传统机器人控制对预设程序的依赖,使机器人能够自然复现操作者的突发动作与复杂协同指令。例如,在工业柔性产线中,工人可直接通过肢体动作引导机械臂完成精密装配;在灾难救援场景下,救援人员可远程操控机器人执行攀爬、搬运等高风险任务,无需额外编程。
应用场景:从春晚舞台到工业前线
宇树科技的技术已展现出跨领域应用潜力。2025年蛇年春晚,16台搭载该技术的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以《秧Bot》舞蹈惊艳全球,其流畅的肢体动作与实时环境交互能力,标志着机器人艺术表演从预设程序走向自然交互。而在工业领域,宇树科技透露,某汽车制造企业已试点应用该技术,将生产线调试周期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,故障率下降60%。
此外,技术适配性远超传统方案。宇树科技负责人表示:“系统支持毫米级动作精度,可处理每秒超200次的动态调整,即使在强电磁干扰或低温环境中,仍能保持99.7%的指令准确率。”
商业化布局:2026年启动小规模落地
为推动技术普及,宇树科技宣布将联合动捕设备供应商、系统集成商等产业链伙伴,于2026年推出低成本动捕套装,目标将单套设备价格压至10万元以内,较进口产品降低70%。同时,企业将开放API接口,支持开发者基于Unity、ROS等平台二次开发,构建覆盖教育、娱乐、科研的生态体系。
市场分析机构预测,若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,2030年全球动作映射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,其中工业领域占比超55%。宇树科技凭借先发优势,有望占据30%以上市场份额。
行业影响: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标准
该专利的授权标志着机器人控制技术从“程序驱动”迈向“意图驱动”。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指出:“宇树科技的技术解决了人机协作中的‘最后一公里’问题,使机器人能够真正理解人类意图,而非简单执行指令。”
目前,全球范围内仅波士顿动力、特斯拉Optimus等少数企业布局类似技术,但宇树科技凭借动捕设备国产化率超90%、系统延迟低于8毫秒的核心优势,成为该领域首个实现专利突破的中国企业。
未来展望:从“动作复制”到“智能共情”
宇树科技透露,下一代系统将融合情感计算与脑机接口技术,使机器人能够识别操作者的情绪状态并调整交互策略。例如,在康复医疗场景中,机器人可根据患者微表情调整辅助力度;在家庭服务场景中,机器人能通过肢体语言判断用户需求。
正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所言:“我们的目标不是让机器人模仿人类,而是让机器与人类共同进化。”在这场人机协作的革命中,宇树科技正以动作映射技术为支点,撬动一个更智能、更温暖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