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宇辉双11首战告捷:3天狂揽3亿销售额,刷新直播带货新纪录
2025年10月16日,北京——双11购物节正式拉开帷幕,头部主播董宇辉率领的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以3天3亿元的销售额交出首份战报,一举打破直播带货行业格局。这场被外界称为“内容电商逆袭低价内卷”的战役,不仅展现了董宇辉团队的爆发力,更揭示了直播电商从流量竞争转向品质深耕的新趋势。

3天3亿:数据背后的“内容种草”爆发力
据第三方数据平台飞瓜统计,10月9日至11日,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累计吸引近7000万人次观看,销售额突破3亿元。其中,10月9日首场“家电专场”单日销售额达1.915亿元,创下直播间历史峰值;10月11日“3C数码专场”中,董宇辉个人上播5小时贡献1亿元销售额,华为Mate70手机单款售出3000万元,OPPO、vivo千元机各售1000万元,3款产品合计占比超60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双11董宇辉团队未依赖传统“低价补贴”策略,而是通过“场景化内容+定制化产品”突围。例如,直播间搭建“家居大卖场”实景,将沙发、冰箱等大件商品与生活方式讲解结合,单场家电品类销售额占比超40%;同时推出“与辉同行”定制牛肉,1分钟内5万单售罄,印证了“品质信任”对消费决策的驱动。
连播14小时:董宇辉的“逆势加码”
与往年相比,董宇辉此次双11投入度显著提升。据团队披露,其连续三天直播时长均超出预告2-3小时,10月11日更从19点连播至24点,累计上播14小时。这种“超长待机”模式背后,是团队对流量下滑的主动应对——2025年上半年,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同比下降45%,粉丝增长同比下降73%。
“用户需要的不只是商品,而是情绪价值。”董宇辉在直播中坦言。其通过分享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、使用场景,将带货转化为“知识服务”。例如,在推荐洗地机时,他现场演示清洁效果并讲解技术原理,单款产品售出2500万元;销售农产品时,则结合地域文化讲述种植故事,带动自营生鲜品类月销突破百万元。
自营路线:从“带货”到“造货”的升级
此次双11的另一大亮点是“与辉同行”自营体系的成熟。自2025年1月推出首款文创帆布包以来,团队已上线定制牛肉、月饼等20余款自营产品,全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亿元。其中,印有“与辉同行”Logo的帆布包累计售出超10万件,成为品牌符号;定制月饼则通过“低糖健康”概念精准切入中产消费群体,单场销售额超500万元。
“自营产品是信任的载体。”董宇辉表示,团队通过严格选品、定制化生产,构建起“品质背书”。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利润空间,更强化了用户粘性——双11期间,直播间日均涨粉7万人,粉丝复购率达65%。
行业变局:超级主播时代的“内容突围”
董宇辉的爆发并非偶然。在超级主播流量红利消退的背景下,其凭借“知识型带货”开辟了新赛道。对比同期数据,李佳琦直播间双11首日GMV同比增长20%,但较2022年215亿元的峰值仍有差距;而“与辉同行”通过内容创新和自营布局,实现了逆势增长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卖货,而是价值观的输出。”电商分析师李薇指出,董宇辉团队将直播间转化为“生活美学课堂”,通过综艺合作、文化IP联动等方式扩大影响力。例如,其参与录制的《周游记》《山海寻味》等节目,为直播间引流超2000万人次。
未来挑战:规模化与品质的平衡
尽管首战告捷,董宇辉团队仍面临考验。目前,“与辉同行”员工规模已超600人,供应链、选品、售后等环节的复杂性大幅提升。此次双11中,部分用户反馈“3C数码专场发货延迟”,暴露出快速扩张下的管理短板。
对此,董宇辉表示将投入亿元建设自营仓储物流体系,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“与辉严选”标准,对合作品牌实施更严格的品控。“我们要做的是长期生意,而不是昙花一现。”他强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