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报名展展场——和·艺术影像展

栏目:展会信息 作者:匿名 时间:2025-10-17 21:42:48

2025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报名展展场“和·艺术影像展”于10月17日在北京酷车小镇·和·艺术馆盛大启幕。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的核心平行展区,本次展览以“新时代·酷生活”为主题,汇聚200余位国内外摄影师与策展人的智慧,精心呈现30个主题展览,展出约千幅摄影作品。展览涵盖人文纪实、光影实验、世界非遗等多元题材,通过镜头语言诠释“和”文化内涵,展现新时代中国的繁荣图景。展览期间还将举办9场高质量讲座,涵盖国际趋势、创作实践、文化研究、收藏投资等领域,为公众提供与摄影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。

一、展览概况

2025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报名展展场——和·艺术影像展

时间:2025年10月17日-10月27日(10:00-17:00,16:30停止入场)

地点:北京市朝阳区酷车小镇·和·艺术馆

主办单位: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、中国艺术摄影学会

承办单位:北京欢乐大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、和·艺术馆

协办单位: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摄影收藏专业委员会、中国交通书画摄影协会、北京新闻摄影协会等

展览规模:30个主题展览,约千幅作品

参观方式:免费向公众开放

二、核心展览板块

人文纪实单元

辛树臣《矿山·矿工》:以大画幅镜头定格劳动者坚韧身姿,展现工业文明与人文精神的交融。

贾婷《半熟少年》:聚焦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特征,通过肖像摄影折射社会变迁。

王超英《黄河儿女奋斗情》:用五十年影像积累讲述“黄河故事”,捕捉岁月中的感动瞬间。

王勇《访最后的支前民工》:聚焦淮海战役历史记忆,致敬“无声洪流”中的平凡英雄。

朱新生《不能忘记的人们》:以二战时期中国“伊万诺沃人”为主题,缅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峥嵘岁月。

城市与文化单元

秦岭《长安流年》:记录西安近五十年市井变迁,让城市记忆成为展现中国城镇化发展成就的鲜活注脚。

《21世纪城市名片摄影展》:集结五十余位摄影师作品,拼图中国城市地标与文化符号,构建兼具时代质感与人文关怀的影像图谱。

生态与社会单元

王乃功《九儿》:传递“生命至上、人文关怀”的温暖力量,唤醒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。

俞跃《丝路和弦——“电力丝绸之路”助力能源转型》:通过影像记录“一带一路”能源合作成果,展现国际协作的生态价值。

非遗与传承单元

世界非遗主题展:展示全球非遗保护成果,通过摄影艺术促进文化多样性传承。

传统技艺现代转化展:结合AI智能、多媒体装置等科技手段,探索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路径。

三、特别活动

系列专题讲座

10月17日14:30:《摄影选题的国际趋势》

嘉宾:安光系(海口经济学院教师、跨文化学者)

地点:和·艺术馆1号报告厅

10月18日10:00:《摄影的在场》

嘉宾:邢千里(浙江传媒学院教师)

地点:和·艺术馆1号报告厅

10月19日13:00:《摄影自制书的文化与研究价值》

嘉宾:任悦(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)

地点:和·艺术馆1号报告厅

10月19日14:30:《光影赋能,佳能相伴——新闻摄影大师系列讲座》

嘉宾:解海龙(摄影家、世界华人摄影联盟副主席)

地点:和·艺术馆西厅

10月20日10:30:《九儿》创作分享会

嘉宾:王乃功(摄影家)

地点:和·艺术馆1号报告厅

公众互动体验

摄影工作坊:提供暗房冲印、大画幅相机操作等实践课程。

影像艺术品投资咨询:影易艺术空间创始人李欣现场解读收藏趋势。

非遗手作体验:结合摄影主题开展传统技艺DIY活动。

四、展览意义

文化惠民实践:通过免费开放与高端讲座,推动摄影艺术融入市民生活,提升公众文化素养。

时代记录工程:以影像为媒介,系统呈现中国在经济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成果。

国际交流平台:汇聚全球26个国家摄影师作品,促进文明互鉴与跨文化对话。

产业赋能探索:联动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、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,构建“文化+科技+产业”生态链。

五、参观指南

交通方式:

地铁:14号线平乐园站C口出,步行1.2公里。

公交:348路、455路、535路至酷车小镇站。

预约方式:无需预约,直接入场。

周边服务:酷车小镇提供餐饮、停车等配套设施。

版权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阅读:8次

我要留言

  

分类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