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巨头跨界“抢床位”:京东抖音入局,OTA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与生态战
2025年10月,中国在线旅游市场(OTA)迎来新一轮“混战”。继京东6月高调宣布“三年免佣金”政策进军酒旅后,抖音、阿里、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布局,传统OTA巨头携程、同程则严阵以待。这场由电商、内容平台掀起的跨界竞争,正以低价补贴、生态协同、供应链重构为武器,试图打破酒旅行业持续20年的固化格局。
京东“零佣金”突袭,中小酒店集体倒戈
“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”成为本轮竞争的导火索。该计划承诺商家最高三年免佣金,直接瞄准携程、美团等平台12%-25%的佣金痛点。数据显示,政策发布两周内,超5万家中小酒店申请入驻京东,其中二三线城市中端商务酒店占比超60%。
“过去我们70%订单依赖OTA,但利润被佣金吃掉近15%。”广东某连锁酒店负责人透露,“京东的零佣金和PLUS会员高净值客群,让我们愿意尝试新渠道。”
京东的底气来自其8亿高消费力用户及供应链优势。通过将电商会员体系与酒店权益深度绑定(如免费早餐、延迟退房),京东试图复制“高频带低频”的打法。目前,其APP首页已为酒旅业务开辟一级入口,国庆期间推出“订酒店返外卖券”等交叉补贴活动。
抖音“短视频种草+低价补贴”双管齐下
抖音的攻势更为直接。7月起,其本地生活业务投入亿级补贴,重点扶持华住、亚朵等连锁酒店官方直播,并推出“6折起订品牌酒店”活动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抖音酒旅订单中,60%用户来自短视频种草,30%通过达人探店转化。
“用户刷到‘淄博烧烤’视频,可能当场订酒店。”某酒店集团市场总监表示,“抖音的场景化导流效率远超传统OTA,但履约率仅30%,仍需补课。”
抖音的野心不止于低价。其正通过AI算法分析用户画像,将酒店预订与本地餐饮、娱乐场景打通,试图构建“一站式旅行决策平台”。
阿里美团“生态战”:从流量到场景的全面整合
阿里选择“合并作战”。6月下旬,其将饿了么、飞猪并入淘天电商事业群,88VIP会员可直通万豪、洲际等高端酒店折扣入口。通过整合淘宝“闪购”入口、高德地理位置服务及支付宝会员体系,阿里试图实现“电商购物-本地服务-旅游出行”的闭环。
美团则依托2.07亿酒旅用户基数,深化与万豪、希尔顿等国际酒店集团的会员互通,并推出AI旅行助手。2024年财报显示,美团酒旅业务利润率达38%,远超餐饮外卖,成为其利润核心。
携程“守擂”:供应链壁垒与全球化布局
面对新势力的冲击,携程选择巩固供应链优势。其直连全球120万家酒店及480家航空公司系统,高端酒店市场份额超70%。2025年Q1财报显示,携程营收同比增长16%,净利润持平,毛利率仍稳定在80%以上。
“新玩家靠补贴抢市场,但我们靠履约能力赢口碑。”携程内部人士称,“用户选择携程,是因为90%的订单能即时确认,而导流平台仅30%。”
此外,携程正通过收购大乐之野等高端民宿品牌、拓展欧洲中东航线折扣舱位,强化“商旅+度假”双引擎。
行业变局:从“抢蛋糕”到“做大蛋糕”
这场竞争的背后,是酒旅市场持续扩张的诱惑。2024年,中国国内旅游人次达56.15亿,旅游总花费5.75万亿元,均创历史新高。但行业痛点同样明显:酒店空房率高、平台佣金纠纷频发、服务不透明等问题亟待解决。
“互联网巨头的入局,可能倒逼行业升级。”劲旅集团副总裁陈杰指出,“京东的供应链管理、抖音的内容生态、阿里的数据算法,若能与酒店服务深度融合,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。”
目前,华住、锦江等酒店集团已启动“去OTA化”尝试,通过私域流量运营将会员复购率提升至87%。而中小酒店则在新旧平台间摇摆,试图通过多渠道分销降低风险。
当电商、内容、本地生活巨头齐聚酒旅赛道,这场竞争已超越简单的流量争夺,转向生态协同与模式创新。正如京东刘强东在品酒会上所言:“商业竞争不应是仇怨,而是靠价值创造赢得市场。”对于消费者而言,价格更透明、服务更优质的旅行体验,或许正从这场混战中破局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