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雪冰城跨界卖啤酒!5.9元起挑战精酿市场,“雪王”权杖再掀价格风暴
2025年10月14日,茶饮行业巨头蜜雪冰城以一场“啤酒革命”引爆舆论——其以2.97亿元收购现打鲜啤品牌“鲜啤福鹿家”53%股权后,正式推出5.9元至14.9元的平价啤酒产品线,剑指年规模超800亿元的中国鲜啤市场。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蜜雪冰城从茶饮、咖啡向酒精饮品领域的首次跨界,更以“低价精酿”策略挑战传统行业格局。

收购背景:2.97亿“买醉”,补齐产品短板
10月1日,蜜雪冰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,宣布收购成立于2021年的“鲜啤福鹿家”。该品牌以“10元以下喝精酿”为定位,截至2025年8月已在全国28省开设1200家门店,成为精酿赛道首个突破千店规模的品牌。值得关注的是,鲜啤福鹿家母公司此前由蜜雪集团CEO张红甫的配偶田海霞控股(持股60.05%),且总部与蜜雪冰城全球总部同处郑州同一栋楼,此次收购后田海霞持股比例降至29.43%,但仍为重要股东。
行业分析指出,蜜雪冰城此举旨在突破5.3万家门店的扩张天花板。数据显示,其下沉市场密度已接近饱和,单店日均营收从4416元降至4184元,存量竞争白热化。而鲜啤市场年增速超20%,2025年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,为蜜雪冰城提供了“第二增长曲线”的想象空间。
产品策略:5.9元起“颠覆精酿”,外带模式降本
在郑州金水金街的鲜啤福鹿家门店,价目表显示:经典德式小麦啤5.9元/杯(500ml)、砂糖橘果啤7.9元/杯、区域限定款“三碗不过岗”14.9元/杯,价格仅为同类精酿产品的1/3至1/2。为控制成本,门店采用“总部酿造成品液+门店现打”模式,减少冷链运输损耗率35%;麦芽、啤酒花等原料通过蜜雪冰城供应链集中采购,成本降低18%。
“这杯5.9元的小麦啤,口感比工业啤酒醇厚,价格却和奶茶差不多。”下班购买啤酒的白领李女士表示。不过,门店未设置座位,消费者需外带,打包杯采用密封塑料材质,杯身印有“请勿酒后驾车”的警示语。
市场反应:网友热议“雪王神话”能否复制
消息发布后,“蜜雪冰城卖啤酒”话题迅速登上热搜。网友评论两极分化:
支持派:“雪王太懂年轻人了!以后既能喝4元柠檬水,又能喝5.9元啤酒,快乐翻倍!”
质疑派:“价格低是优势,但精酿讲究风味,蜜雪的啤酒能和专业品牌比吗?”
业内人士透露,蜜雪冰城正通过产品创新破局。除传统德式小麦啤外,其推出龙井茶啤、砂糖橘果啤等融合茶饮元素的产品,占比超40%;针对女性消费者开发的低醇奶啤酒精含量仅0.5%vol。这种“茶饮化精酿”策略,或成为其抢占市场的关键。
行业影响:低价策略能否改写精酿规则?
尽管鲜啤福鹿家已实现盈利(2024年净利润107.09万元),但蜜雪冰城的跨界仍面临挑战。精酿行业资深从业者指出:“6-10元的定价难以覆盖原料成本,若长期依赖低价,可能陷入‘品质争议’。”此外,蜜雪冰城2.86亿元的收购商誉(占投资成本96%)也引发对其财务风险的担忧。
不过,蜜雪冰城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下沉市场渠道。目前,鲜啤福鹿家1200家门店中,60%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,与蜜雪冰城5.3万家门店的布局高度重合。若能通过“茶饮+啤酒”的场景联动(如购买奶茶送啤酒优惠券),或能快速打开市场。
未来展望:千亿市场的“平价突围战”
据预测,2025-2030年中国鲜啤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2%-15%。蜜雪冰城计划未来三年将鲜啤福鹿家门店扩张至3000家,并探索“啤酒+小吃”的夜经济场景。分析师认为,这场收购的本质是“蜜雪模式在新赛道的复制能力测试”——若能像6元柠檬水一样占领下沉市场,或将成为千亿巨头的第二增长极;若失败,2.86亿元商誉则可能成为财报上的“雷”。
从4元柠檬水到5.9元啤酒,“雪王”的权杖正划破茶饮与酒精的边界。这场跨界不仅是产品线的延伸,更是一场关于“低价能否定义精酿”的行业实验。当蜜雪冰城的红色雪王logo出现在啤酒杯上,中国消费市场的“性价比革命”或许才刚刚开始。